1/1
【主诉病史】
主诉:反复声嘶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受凉感冒后出现声音嘶哑,有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无呼吸困难,无饮水呛咳等不适。开始未重视未行正规治疗,后感觉声嘶一直未好转,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考虑声带小结,予以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但仍未见好转,近来患者声嘶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科,门诊查电子后镜:左侧声带前中部广基样隆起,左侧声带后联合处就灰白色伪膜样物质。故拟“喉部新生物”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
既往史:该患者喜吸烟:一包半/天*20年,偶尔饮酒,喜辛辣刺激性食物。
【体检辅查】
1.专科检查:神清,精神可,口咽黏膜光滑,悬雍垂居中,双侧扁桃体不大,不充血,隐窝口无脓性分泌性,舌根部淋巴组织少许增生,会厌抬举可,左侧声带前中部广基样隆起,左侧声带后联合处就灰白色伪膜样物质,双侧声带活动可。
2.辅检:电子后镜:左侧声带前中部广基样隆起,左侧声带后联合处就灰白色伪膜样物质。
【诊断】
喉部新生物
【病例分析】
从喉镜检查结合患者病史,目前主要考虑左侧声带肿物,不能排除声带息肉、囊肿以及乳头状瘤可能。分析如下:
1.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之间主要靠临床肉眼形态进行鉴别。多为声带边缘前中1/3交界处柔软、半透明的新生物,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可有蒂,也可广基。
2.声带囊肿
包括潴留囊肿、表皮样囊肿等。囊肿呈半球形,表面光滑,灰白色、微黄或淡红,囊壁一般很薄,触之可有波动感,通过频闪喉镜检查可以区别。
3.喉乳头状瘤
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可单发亦可多发。肿物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常呈桑椹状或仅粗糙不平如绒毛,带蒂者常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通过病理检查可进行鉴别。
4.喉结核
多位于喉的后部,表现为喉黏膜苍白、水肿、伴多个浅表溃疡,如虫蚀状。也可出现一侧声带充血和增厚。可伴低热、咳嗽等全身症状,胸片、结核菌素实验、痰培养等有助于鉴别。
5.喉癌(声门型)
多发生于老年男性,通常有长期吸烟史,声嘶症状为进行性加重。喉镜检查可见位于声带的菜花样或结节状肿物,表面不光滑或粗糙不平,可附着伪膜或有溃疡形成,触之质脆,较易出现,可向周围组织浸润,继续发展可有声带固定。晚期可发生呼吸困难、转移性颈淋巴结肿大,终末可出现恶液质等全身症状。
目前诊断不明确,需手术活检,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根据这位患者我们考虑良性可能性大,术后效果一般比较理想,但有复发可能,告知患者限声休息,避免受凉,饮食禁生冷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另外术后做深呼吸,防止声带黏连;必须要说的话一定要正常放开来说,不然会导致声音的改变。术后用药,可以予以常规雾化,地米消肿,并予以消炎治疗,但若考虑不好的东西尽量少用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