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周仲瑛医案
2017/01/13 12:05:12月吟风歌如是说

1/1

药用:制附子片5g,淫羊藿10g,川黄连3g,炙桂枝6g,炙甘草5g,生龙牡20g(先煎),党参15g,生地黄10g,麦门冬10g,丹参15g,川芎10g,红花10g,葛根15g,石菖蒲10g。水煎服,每天1剂。 1993年5月20日。二诊:药进7剂,心悸得止,胸闷痛稍减,呼吸欠畅,怕冷减轻,食纳欠佳,余猛如前。上方去葛根,加砂仁3g(后下)、甘松10g,行气醒脾。 1993年7月23日。三诊:服上方2月,房颤控制,胸闷痛及心慌能平,下肢冷感消失,头昏眩晕减而未已,胃冷腹热。仍从心肾两虚,阴阳失调论治,以资巩固。 药用制附子片5g,淫羊藿10g,川黄连3g,炙桂枝6g,炙甘草5g,龙牡各20g(先煎),生地黄10g,丹参15g,天麻10g,十大功劳叶10g,甘松10g,炙黄芪15g,枸杞子10g。 按语 本例冠心病、房颤,以胸闷隐痛,心悸不宁,脉来结代,三五不调为主症,并见寒熟错杂,虚实相兼,病情复杂。心悸不宁,胸闷隐痛,脉来结代,为心阳受损、心神失养的表现。故选方《伤寒论》之桂甘龙牡汤,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温补心阳,温通血脉;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宁心。以平冲逆,制悸动,缓急迫。头昏目眩,头痛牙痛,两目干涩,系肾阴亏虚,水不济火,火热炎上所致;下肢清冷不温,则是心火独亢,不能下济于肾阳的表现。故周老认为本案既有阴虚阳亢火炎之象,又有下焦阳虚阴盛之征,概括其基本病机为心肾亏虚,阴阳失调。治以补益心肾,调和阴阳。除用桂甘龙牡汤温通心阳外,更以淫羊藿配地黄,仿二仙汤意,补益肾之元阴元阳;黄连清泄郁热;丹参、川芎、红花、石菖蒲祛瘀化痰,通行血脉;党参、麦门冬、生地黄补益心之气阴。诸药合用,而令寒热平调,阴阳相济。结合兼证,略施加减,得收佳效。 《伤寒论集注》:“结代之脉……皆气血两虚,而经隧不通,阴阳不交之故。”本案病情甚为复杂,周老抓住“脉来结代”的主症及阴阳失调之兼证,删繁就简,概括其病机为“心肾亏虚,阴阳失调”,与“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论》)的诊治思路相一致。肾为阴阳的根本,阴阳的偏盛偏衰当以肾为主,但本案主症为胸闷心悸,病位在心,故当属心肾同病。 方中桂枝、甘草温助心阳,龙骨、牡蛎潜敛浮越之阳以宁心安神。曹颖甫对本方证论曰:“火逆为阳盛劫阴,阴液本亏而又下之,则重伤其阴矣。乃不清其阳热,益之以烧针,于是太阳阳热,郁而加炽,是生烦躁。仲师用桂枝汤中之桂枝、甘草,以疏太阳之郁;因营虚而去苦泄之芍药;以阳盛而去辛甘之姜枣;加龙骨、牡蛎以镇浮阳,而烦躁息矣。此本节用桂、甘、龙、牡之意也。”此方在《伤寒论》中主治因火逆烧针损伤心阳所致的心神不敛证。证见烦躁不安,以及心悸、怔忡、胆怯易惊、夜不成寐、自汗等症。其脉多数而无力,或缓弱,或结代。 [方药]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用法]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先煎龙骨、牡蛎)。 [原文]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8)

内科其它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中医科 精神心理科 全科医疗科
热门评论
白云飞舞
0
心阳虚诊治
2017/01/13 22:22:32
用户1536655
0
题目有点儿像狄仁杰断案
2017/01/15 10:57:05
打开掌上医讯,查看完整评论(17)条
精彩推荐
下载医讯阅读
掌上医讯APP
医生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