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档案】P2Y12抑制剂的转换
学进展》2016年5月第37卷第3期,235-239.
【主诉病史】
【主诉】
患者,男性,75岁,因"胸痛20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下部胸痛,为压榨样,持续不缓解,与进食、呼吸无关;不放射,改变体位或行走后症状明显加重,平卧位或坐位休息后可缓解;口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后可部分缓解;伴胸闷、气短和活动耐力减低,发作时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咯血等。
【既往史】
既往患高血压病20年,高脂血症5年,有"脑梗塞"史5年,无后遗症;2年前患"右下肺肺栓塞",曾用华法林抗凝9个月。有吸烟史20年,已戒烟20年。
【体检辅查】
【入院查体】
BP160/80mmHg,口唇无紫绀,胸部皮肤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8/分,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胸骨和肋骨无压痛,四肢关节活动正常,脊柱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白蛋白、电解质均正常,血脂:甘油三酯340mg/dl(TG,正常值40~150mg/dl),胆固醇143mg/dl(CHO,110~220mg/dl),高密度脂蛋白41mg/dl(HDL,36~70mg/dl);低密度脂蛋白144mg/dl(LDL,80~140mg/dl)。X线胸片正常;心电图:导联I,AVL的T波低平,多次复查无动态变化。CT动脉重建(CTA)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近端局部管壁增厚,多发血管壁钙化;肺动脉(-)。肺通气/血流比(V/Q)显像正常。超声心动图(UCG):左房大,射血分数(EF)70%.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显示:前降支狭窄50%,右冠状动脉(RCA)狭窄80%,遂于RCA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术,术后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病人胸痛症状缓解。
【挑战问题】
大家说说自己的诊疗意见?
公布答案 :2017-03-26 00:27:23
【诊断】
【诊疗经过】
结合病人查体阴性和X线胸片正常,考虑胸壁和肺部病变引起的胸痛可能性不大。结合CTA和V/Q显像的结果,可除外肺栓塞;同时CTA和CAG证实,该患者的确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累及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行PTCA和支架术后症状缓解,考虑胸痛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狭窄所造成的。那么,似乎该患者的诊疗到此就可结束了,但是……术后第10天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仍为双下胸痛,右侧为主,无背痛,每次都为改变体位或活动后诱发;平卧位、不活动时、夜间无胸痛发作;伴胸闷和气短,吸氧或休息5~10分钟后可缓解。多次复查心电图无动态变化。患者术后10天再次出现胸痛症状,性质同前。有以下几种可能:(1)冠状动脉支架处亚急性血栓形成,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但患者虽然有明显心绞痛发作,但是心电图无动态变化,且从CAG结果上看,患者的冠脉病变并不是很重,似乎用心脏问题很难解释胸痛;(2)新发的肺栓塞?患者胸痛性质较前无变化,无肺栓塞常见的伴随症状,且一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治疗,故可能性不大。(3)其他病因,该患者的胸痛似乎与常见的心绞痛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首先部位不典型,胸痛主要表现在下胸部,以右侧为主;其次胸痛虽与活动有关,但最明显的是与体位变化相关;而且在发作的时候,心电图无动态变化。因此,在心、肺疾病都不能解释胸痛时,我们要重新思考是否存在局部肌肉和骨骼病变,如有无胸椎病变等。查体无明显变化。胸椎X线片和CT示第4~6胸椎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有压缩性骨折(见图)。骨扫描:胸椎4、5、6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区,性质待定。至此,明确了患者有T4~T6溶骨性的骨质破坏,局部骨骼的压缩性骨折可压迫局部的肋间神经,导致双下胸部疼痛,在体位改变时,可加重局部胸痛。但骨质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考虑:①老年男性,有局部溶骨性病变,首先考虑是转移癌。男性最常见的骨转移癌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甲状腺癌,下一步要重点筛查肿瘤标志物。②溶骨性病变还要考虑是否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变比较局限,也有可能是局灶性骨髓瘤,需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活检和血免疫电泳等检查证实。③原发性骨肿瘤,如巨细胞瘤。④椎体结核,但患者无结核的中毒表现,结核可能性不大。综上所述,临床上首先考虑恶性病变。对于一个原因不明的可疑恶性病灶,首要的仍是要取得局部病变的病理结果。给予病人二膦酸盐(博宁90mg,iv)单次治疗,局部胸托固定,病人胸痛症状明显缓解。进一步检查便潜血阴性;蛋白电泳有可疑M蛋白;免疫电泳:IgG和Kappa单克隆异常;血KAP1550mg/dl(正常值598~1329mg/dl);LAM正常;IgG和IgA正常,IgM0.27g/L(0.6~2.5g/L);血沉14mm/第1h末;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前列腺B超:前列腺稍大,对称;甲胎蛋白(AFP)正常;肺癌筛查:TPA2.42ng/ml;NSE5.03ng/ml;Cryfra2110.98ng/ml;糖蛋白抗原(CA)系列:CEA、CA50、CA199和CA242均正常。腹部CT:肝脏多发囊肿。髂后上嵴的骨髓涂片和活检均正常。甲状腺B超(-)。3个月后经CT引导下T5穿刺活检病理为:少量高度被积压细胞,PC染色阳性;建议重复穿刺。多种肿瘤指标和影像学都没有发现实体瘤的证据,但是患者有可疑的M蛋白,免疫电泳有单克隆蛋白(IgG和Kappa轻链);结合有溶骨性改变,考虑骨髓瘤的可能性大,但患者髂后上嵴的骨髓涂片和活检均正常;我们考虑骨病变比较局限,有局灶性骨髓瘤的可能。CT引导下的骨病灶穿刺是当前最为安全和简便的明确病理诊断的方法,但是已行的穿刺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需要再次穿刺或骨科手术切除病灶明确病理。考虑到再次CT引导下胸椎穿刺仍有可能失败,经与家属协商后在全麻下行局部椎体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胸椎大细胞间变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D30(+),ALK(+),CD20(+),CD79a(+),S-100(+),AE1/AE3(-)。
【病例分析】
在这里我们讨论了老年男性患者胸痛的鉴别诊断,该患者做了很多检查,在确诊为冠心病并经支架术治疗后,由于其胸痛不缓解,再次寻找病因,最终发现病因在胸椎。由此我们体会到,细致问诊的重要性。在查体中检查有无垂直叩痛对于椎体病变很有意义,这个细节会减少弯路。当一种疾病不能满足对临床表现的解释时,要想到其他病的可能,疑难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存在共病。
学进展》2016年5月第37卷第3期,235-239.
下载医讯阅读
取次杏林懒回顾 2586天前亡率极高,易误诊,临床工作中应注意。 参考文献(略)
下载医讯阅读
取次杏林懒回顾 2587天前下未出现。(翻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赵楠楠)
下载医讯阅读
取次杏林懒回顾 2587天前集,故予以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方案,INR应维持在2-3。
下载医讯阅读
取次杏林懒回顾 2607天前至6个月。同时不建议在这类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
下载医讯阅读
取次杏林懒回顾 260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