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经方医案之柴胡桂枝干姜汤
2017/04/14 15:35:28月吟风歌如是说

1/1

【主诉病史】
发现左乳房结节五年

【体检辅查】
左乳房结节,大小为17×9mm,性质不明,肿块发硬,不按不痛,每年均行B超检查,未见增大或缩小,常年怕冷,背胀,胸闷,经常感到一阵寒一阵热,吃温药则上火,吃凉药则腹泻,平常小便多,口干,口苦,大便先硬后溏,有肾囊肿病史,未予治疗,舌胖淡,有浮黄苔,脉缓。

【诊断】
乳癖

【病例分析】
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软坚散结之品,处方:柴胡10g,桂枝10g,干姜10g,黄芩10g,牡蛎30g,花粉10g,炙甘草10g,蜂房10g,鹿角霜10g,白芥子10g,夏枯草15g,浙贝10g。14剂。 12月5日三诊,自诉感觉乳房肿块变软,其他均可,脉舌同前,拟用调肝汤加减:当归30g,白芍15g,川芎15g,山萸肉30g,巴戟天15g,肉苁蓉30g,鹿角霜15g,鸡血藤30g,露蜂房15g,穿山甲15g,威灵仙30g,楮实子30g,白芥子10g,急性子15g,菟丝子15g,仙灵脾10g,大海马1对。 以两剂为一料,研末,蜜丸,每日二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0g,饭后开水送服。 服完一料药后,经B超检查,左乳房肿块消失。 本方很快获得治愈,在于一诊切入得当,而一诊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得益于熟悉和理解《伤寒论》条文及其方证,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这是少阳郁热兼以痰饮内停,属于寒热错杂之证,本案所述证候虽与条文不完全相同,但其病机一致,况且乳腺肿块所生位置正在肝经循行之处,无论从整体辨证还是局部辨证考虑,均相吻合,故患者服完7剂药后,困扰多年的怕冷、胸闷、阵寒阵热等症状豁然而解。 二诊时着眼于局部的肿块,仍用原方加化痰散结之品,所选之药,均注意到药性的寒热平衡,故服后肿块变软。三诊从调摄冲任入手,温散结合温补,从本论治,所选方为调肝汤加减,以丸药缓图,服药不到三个月,多年疾患得以治愈。 另外讲一下三诊方中的海马、楮实子、威灵仙,这几味药可能大家用的并不太多。 海马这味药我非常喜欢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指出海马能够“暖水脏,壮阳道,消瘕块,治疔疮肿毒”,所以这味药不仅能温补肾脏,还能消除瘕块,凡是体内出现的增生物,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其他部位的囊肿,用海马治疗确实有效。 海马能够治疗疔疮,其所治的多半是属于阴性的疔疮疖肿,如糖尿病晚期出现的疔疮痈疽,不是一般的消炎药能够治疗的,而用海马疗效较好。岳美中先生主张用鹿茸来治疗糖尿病晚期出现的疔疮疖肿,与使用海马有异曲同工之处。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个方子叫做化铁丸,这个方子很奇特,就两味药,一个是楮实子,一个是威灵仙,楮实子有补肝肾明目的作用,威灵仙去有祛风散湿化痰的作用。 方名化铁,当然是有些夸张了,但也能说明本方有很好的散结功能。相对来说,威灵仙大家较为熟悉,这味药就有消散的作用,例如骨头梗在喉咙里,可以用威灵仙煎水频服,慢慢的将骨软化。所以这个方子在治疗乳腺的肿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科 妇科 精神心理科 内科其它
热门评论
用户173803
0
乳腺增生结节
2017/04/21 22:15:46
zcy
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17/04/14 21:57:07
打开掌上医讯,查看完整评论(33)条
精彩推荐
下载医讯阅读
掌上医讯APP
医生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