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闫云科经方医案
2017/05/26 06:47:37月吟风歌如是说

1/1

盖脾胃居中州,主运化,司升降,虚则运化无力,生痰成饮,升降失职,则清浊无序,故有头痛及上热下寒诸症之发生。 治宜补脾胃、化痰饮,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考半夏白术天麻汤有二:一为程钟龄制(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蔓荆子),一为李东垣创(半夏、天麻、白术、黄柏、干姜、苍术、神曲、陈皮、麦芽、党参、泽泻、黄芪、茯苓)。 余于体虚脉弱、寒热夹杂者用东垣方;虚弱不甚。寒热不显者用钟龄方。 本案心下痞满,上热下寒,此二方显然不若半夏泻心汤为妥。半夏泻心汤,可健脾胃、化痰饮、调寒热、启痞结。虽不言治头痛,然中气健运,升降有序,头痛岂能独存? 拟:半夏15g,黄芩6g,黄连4.5g,干姜6g,党参10g,炙草6g,藿香10g,生姜6片,红枣6枚。三剂。并嘱节晚餐。少肥甘。 二诊:头胀痛明显减轻,胃纳增加,脘胀呕恶止,脉舌同前,守方续服三剂。 三诊:头痛止,诸症悉减,苔仍腻,嘱守方续服,苔净药停。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之第十七》: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各家论述 黄元御:但满而不痛者,此里阴上逆,而为痞也,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方以半夏名,因原有呕证,下后气愈逆而呕愈增也。 成无己:阴邪传里者,则留于心下为痞,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与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经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此之谓也。 辛入肺而散气,半夏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泻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 吴谦:若但满而不痛,此为虚热气逆之痞,即有呕而发热之少阳证,柴胡汤亦不中与之。法当治痞也,宜半夏泻心汤主之。

中医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科其它
热门评论
用户1536655
0
忌用于阴虚燥咳,津伤口渴,燥痰者。
2017/05/26 20:22:04
用户1536655
0
白术的功效:利尿消肿,固表止汗,燥湿健脾。
2017/05/26 20:22:49
打开掌上医讯,查看完整评论(34)条
精彩推荐
下载医讯阅读
掌上医讯APP
医生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