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张健:疏肝清热法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肝郁化火证案
2017/11/08 13:50:01月吟风歌如是说

1/1

【主诉病史】
任某某,男,38岁,湖南省岳阳市国营屈原农场,干部。于2014年9月11日初诊。                     主诉:双眼胀痛,视力下降1月余。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常因情绪波动出现头目胀痛,视蒙,伴情志不舒,胸胁满闷,食少神疲,心烦口苦。 

【体检辅查】
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6。双眼外观无明显异常。哥德曼式眼压计测眼压:右眼32mmHg,左眼30mmHg。眼底可见双眼视盘上下方局限性盘沿变窄,杯/盘比等于0.8,颞侧颜色淡白。汉弗莱视野计检查:双眼视野弓形暗点、环形暗点及鼻侧象限性缺损。房角检查:双眼均为宽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
       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双眼)。         辨证:肝郁化火证。     治法:疏肝清热。   方剂:舒肝明目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加减。    处方: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桑寄生10g,桑椹10g,女贞子10g,茯苓10g,决明子10g,首乌藤10g,夏枯草10g,槟榔10g,车前子10g(包煎),菊花10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外治: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剂,滴双眼,每日2次。         针刺:选用攒竹、睛明、承泣、球后、太阳、风池、合谷、内关、三阴交、阳陵泉等穴,每次选局部穴2个、远道穴3个,交替使用,每日1次,强刺激。   医嘱:调情志,避风寒,保持大便通畅,少食辛辣炙煿之品,忌饮浓茶、咖啡,适当控制饮水量。                           二诊(2014年9月18日):自觉视物较明,眼胀减轻。眼压:右眼24mmHg,左眼22mmHg。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去夏枯草,7剂。        三诊至十诊(2014年9月25日~014年11月14日):先后加熟地黄,以滋阴补肾;枸杞子补肾明目。服药49剂,针刺40次。视力:右眼0.8,左眼0.6。双眼眼压一直控制在16~20mmHg之间,视野改善,全身症状消失,患者能坚持工作。改服舒肝明目丸;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剂,改为每日滴双眼1次,并嘱其定期复查。   

【病例分析】
患者因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致目中脉络不利,玄府郁闭,神水瘀滞则头目胀痛,视蒙;情志不舒,胸胁满闷,食少神疲,心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均为气郁化火之征。治宜疏肝清热。舒肝明目汤是张怀安多年治疗瞳神疾病的常用经验方之一。方由逍遥散衍化而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清热镇痛,配合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调和气血;柴胡升阳散热,配白芍以平肝,而使肝气条达;白术、甘草和中健脾;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湿,助甘草、白术健脾,配首乌藤令心气安宁;决明子清肝明目;桑椹、女贞子、桑寄生补益肝肾,滋养肾精;夏枯草、槟榔清肝、散结、利水;菊花清头风,且能明目。诸药合用,补而不滞,滋腻而不生湿。本方合疏肝、健脾、益肾为一炉,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先,健脾渗湿、补益脾土为本,滋养肝脾、益精明目为根,共奏疏肝解郁明目、利湿健脾、补益肝肾之功。 作者简介 张健,第二代湖湘张氏中医眼科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男,1953年出生,湖南望城县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首届名医,第三批湖南省名中医,兼任国际眼科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湖南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医疗、教学、科研40余载,精于中医,兼通西医眼科,对治疗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型重症肌无力、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病和眼底变性病变等疑难眼病有独到之处。

中医科 眼科 药剂科 护理
热门评论
心的驿站
0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2022/05/03 17:49:37
情途末路
0
实用性非常强的学习资料,值得借鉴与学习的临床,涨知识!获益匪浅,感谢分享!
2019/01/30 13:47:32
打开掌上医讯,查看完整评论(3)条
精彩推荐
下载医讯阅读
掌上医讯APP
医生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