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蔚眼科治验之九
2019/02/27 13:47:42月吟风歌如是说

章××,男,72岁。   【主诉】   左眼突然看不见已一月,无外伤史,有冠心病史。   【检查】   右眼视力0.2/0.6,加片:-2.0DSPH=0.6,外眼阴性,瞳孔对光反应良,晶状体前后皮质轻度混浊,玻璃体亦轻度混浊,眼底:视乳头颞侧弧形斑,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明显,黄斑部中心反光存在。   左眼视力眼前一尺指数,加片无进步,外眼阴性,瞳孔反应良,玻璃体混浊液化,眼底视乳头颞侧弧形斑,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动静脉交叉压迫明显,黄斑区见一透缘整齐,形似凿孔之园形约1/3,乳头大小之深红色斑,内见较多的小而致密的暗红色颗粒状分布,斑外围之网膜呈青灰色微微隆起,其间且见较多的白色放射状皱襞。   体征:面色苍白、胸闷心慌、倦怠乏力、自汗、舌淡苔白、有齿痕、脉细缓。   【诊断】   二眼屈光不正,老年性白内障,视网膜动脉硬化。 左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辨证】   心脾二虚,水湿停滞。   【治则】   养心健脾,益气利水。   【处方】   党参15g,黄芪30g,炒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10g,麦冬15g,生地24g,桂枝6g,炒枣仁24g,浮小麦30g,阿胶10g(烊中),红枣10g,生姜g(编者注:此处遗漏生姜用量)。   【治疗经过】   服上方5帖,自觉胸闷心慌症状好转。继续10帖,各种体征消失,但眼仍发糊,所见眼底病变未减,于是原方去浮小麦加车前子12g(包),嘱再服7帖,孰知服药3帖后,忽然腹痛下利,胸闷、气塞、形寒头重,察其舌苔白腻,是因感于寒湿,改方:藿香梗10g,川厚朴6g,生甘草3g,苍术10g,茯苓12g,泽泻12g,猪苓12g,桂枝6g,南木香6g,嘱服3帖。腹痛,胸闷,下利等症状减轻。   继续原方五剂,诸恙消失,惟大便仍溏,考虑由于脾胃虚弱,改方:党参10g,炒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陈皮6g,山药12g,白扁豆6g,生米仁24g,砂仁1.5g(后下),车前子12g(包)。7贴。   服药后,大便正常,自觉眼底明亮,检眼底网脱范围缩小。继续7帖,自觉又见好转,于是原方加黄芪,以后又加白芨,共服1月,黄斑裂孔愈合,局部见轻微皱缩,伴少许灰白色斑及色素,四周网膜皱襞消失,中心窝反射未现,视力0.1/0.3,加片无进步。病人主诉:视物较前清晰,但物体皆显青兰色。考虑青为肝色,所以治以补肝,改方:熟地24g,炒白芍12g,当归12g,川芎6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枸杞子12g,以后再加昆布15g,海藻15g。   服药1月而青兰色消失,之后并以八珍汤加黄芪,并加海藻、昆布、牡蛎等软坚散结药,调治半年。最后检查,视力0.1/0.5,加片无进步,眼底:黄斑病变同前,并发现有新生血管伴随,中心反光仍未出现。   【按】   本症最多见于21~50岁的男性,常单眼发病,而伴有中度以上的近视。发病前,患眼多有闪光幻觉与眼前出现火花症状,随着本症的发生而视力突然下降;而当病变发展严重,则视力全部丧失。根据这一症状,归属中医“暴盲”范畴。现代研究,视网膜脱离的形成,必须具备裂孔与玻璃体变性萎缩二个条件。而裂孔的产生又与网膜本身及玻璃体变性有关,由于网膜变性溶解,或者玻璃体变性收缩,牵拉视网膜,所以形成了裂孔,于是液化的玻璃体进入网膜裂孔,因而产生了网膜脱离。   在中医,称玻璃体为神膏,认为是胆中精汁渗润精华而成,并依靠气血的濡养而发挥作用,而当气血不足,就可发生退行性病变,并影响邻近的视网膜组织。视网膜因在瞳孔之内而属肾,并因目为肝窍,肝经系目系(视神经),而视网膜又为目系的感光系统,所以也与肝有关。其发生退行性病变,则多由失去肝气血之濡养而引起。至于发生本症则又与脾肺功能失调,特别是与脾的运化不力关系最大。这是因为网膜脱离是因组织积液,而水液的调节依靠脾的功能健全。在脾方面,由于负责转输运化,所以关系较大。   本症既已发生,采取积极措施殊属必要,临床所见,网脱发生上方的,发展较快,并能迅速波及黄斑,严重影响视力;发生在下方及鼻侧的,发展虽较缓慢,但如拖延不治,预后不良。   治疗方法,对有裂孔的,应采取手术或激光封闭裂孔,并发放出网膜下积液,使网膜与脉络膜紧密接触。对找不到裂孔的,可采取中药或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对已经手术而效果不佳,如尚见积液,以及为提高视力等,也可采用中医药调治,有一定作用。   中医治疗原则,重点放在利水,促使积液吸收,但同时,也得从体征中探求发病原因,看何脏不足,而予以调补。   根据临床资料,对本症所采取治则,一般可纳为:益气利水,温阳利水,益阴利水与清热利水等四方面。益气主要针对脾气虚,患者多伴纳少脘胀,短气乏力,舌淡,脉虚之体征;温阳主要针对脾肾阳虚,患者多伴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不实,舌淡白,脉沉细之体征;益阴主要针对肝肾阴虚,而伴眩晕、腰酸、口干少津,舌红,脉细等体征;清热主要针对湿热蕴蒸,而伴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数之体征。   在方药的应用上,利水之剂以五苓散、四苓散为常用,五苓散由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等药组成,具有健脾渗湿、温化膀胱、通利水道的功能,实验证实,服该方,能使尿量增加112%;所以利水作用明显,如有热象,舌质较红,可去桂枝,即四苓散,二方加入车前子,利水作用更强。   益气方以四君子汤与生脉散为常用。但前方以补脾为主,后者则以补肺为主。补脾可以加强运化作用,补肺则能增加通调水道的功能,二者结合,对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有一定作用。为了加强益气作用,可以在方中加入黄芪,配合利水药治疗,对消退积液的作用尤佳。   温阳方以真武汤为常用、方由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等药组成,具有温肾祛寒、健脾利水的作用。方中附子辛热,白术、生姜性温,茯苓性平,白芍微寒,所以属于热之剂,对本症具有舌淡苔白,脉沉迟等虚寒体征者用之,合五苓散效果尤佳。   益阴方以六味地黄汤为常用,功能滋补肝肾之阴,并利用山药健脾,茯苓,泽泻利水、丹皮化瘀以通畅血行,因而对本症由于肝肾阴虚者用之有效,加车前子为尤佳。清热药以二妙丸为常用,方由苍术、黄柏、牛膝等药组成,功能清热燥湿,对用于本症而伴湿热体征,但其作用较弱,在临床应用上,可合四苓散以利水,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或再加车前子,则利水作用较强。

中医科 眼科 老年病科 医学影像科 医学检验科 药剂科 护理
热门评论
心的驿站
0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2021/04/14 18:42:43
参与精彩评论,表达您的观点
精彩推荐
下载医讯阅读
掌上医讯APP
医生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