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 APTT )SOP操作程序
来源:检验医学网发布日期:
2012/05/21
[检测原理]
在37℃下以白陶土激活因子和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催化表面,在Ca2+参与下,观察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是内源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试剂与仪器]
1,试剂:
(1),鞣化酸或2.40g/L白陶土--脑磷脂的混悬液。
(2),0.025mol/L氯化钙溶液。
2,仪器:
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
[质量控制品]
STA血凝质控物两种。
[标本采集与处理]
用血凝试验专用1:9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轻摇抗凝。3000r/min离心10 min,获乏血小板血浆。
[操作步骤]
(一),手工操作:
1.取待测血浆,第(1)各0.1ml,混匀,置37℃水浴温育3min,其间轻轻摇荡数次。
2.加入经预温至37℃的0.025mol/L氯化钙溶液0.1ml,立即开启秒表,置水浴中不断振荡,约30s时取出试管,观察出现纤维蛋白原的时间,重复两次取平均值。
3.同时按上述测定正常对照。
(二),全自动分析仪:
1,标本编号后,放在分析仪样品架上。
2,编入样品编号,须检项目及其它。
3,启动分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
[质量控制]
1,每天同步进行三种质控物检测,以控制室内检测质量,及时发现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
2,参加室间质评工作,以使结果与全国水平一致。
3, 每批试剂使用前必须应用标准品,质量控制品进行试剂评价。
4, 为保证标本质量,统一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血。
[参考范围]
男性31.5--43.5s,女性32--43s。
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超过10s以上才有病理意义。
[临床意义]
用于手术前检查内源性途径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是监测肝素的首选指标,凝血因子治疗以及检测狼疮抗凝物的主要手段。
阅读数:6387
(本网站旨在聚合分享行业内优质的医疗新闻和学术进展,80%以上内容均通过爬虫抓取且链接到源内容网站,如果文章存在内容、图片、视频等侵权行为,请通过举报入口或者以下联系方式向我们举报,一经举报立即删除。本站对源网站的侵权行为不负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532-677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