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进展】角膜上皮清创术与磨镶术治疗角膜上皮不平及复发性角膜糜烂的长期疗效分析
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EBMD)是一种常见角膜营养不良类型,可导致角膜上皮不规则、散光及复发性角膜糜烂(RCE),从而引起视力下降。目前上皮清创术(ED)联合钻石毛刺抛光术(DiamondBurr Polishing, DBP)可有效治疗RCE,然而其术后复发率报道各异。为明确ED与DBP治疗RCE与EBDM相关性不规则角膜散光(VS-EBDM)的疗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杰芬医学院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比较研究,共纳入66例(91只眼)接受ED+ DBP治疗的RCE及VS-EBMD系列病例。
图1.患眼有明显的EBMD表现
结果显示,在接受ED + DBP治疗的91只患眼中,针对RCE的治疗比例为60%(55/91),其中EBMD所致RCE比例为65%(36/55)、既往角膜损伤所致RCE比例为22%(12/55);而针对VS-EBMD的治疗比例为46%(42/91);7%(6只)患眼共患RCE与VS-EBMD。有80只患眼随访>1个月,对比其ED+DBP治疗前后的矫正远视力(CDVA)发现,患眼术后CDVA显著提高,由0.13±0.17 logMAR提高至0.08±0.25 logMAR (P < 0.0001);其中97%RCE患眼症状缓解;86%(36/42)的VS-EBMD患眼矫正远视力(CDVA)由0.18logMAR显著提高至0.10 logMAR(P= 0.002),且角膜地形散光亦显著改善,由3.6 D降低至1.8D(P= 0.0007)。此外,96% RCE患眼无复发时间≥1个月,95%则≥3个月;52%(22/42)的VS-EBMD患眼无复发时间≥3个月。ED+ DBP治疗期间,未见治疗并发症。末次随访发现,9.4%(8/85)患眼出现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但未见CDVA下降。
该研究表明,ED + DBP治疗可显著缓解RCE症状,其长期缓解率达95%。ED + DBP治疗VS-EBMD亦可显著提高患者CDVA、减少角膜地形散光,长期缓解率达100%。
VoRC,et al.Cornea.2015;34:1259-1265.
医学之窗(微信号:cmewindow)是全国医生继续教育和专业化推广平台,定期为您推送最新、最权威的国际医学资讯,在这里您将收获世界领先的正版医药学术资源,专业的医患沟通技能及正确处理医患纠纷的相关案例法规,以满足您深入学习国际权威医学进展的需求。
本文内容版权为威科中国医学之窗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