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师与临床思维』ACEI或ARB与螺内酯合用是否合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长期使用可以引起高血钾症。ACEI或ARB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酯合用,高血钾的风险增加。因此,在处方点评中,常被判定为不合理用药处方。ACEI或ARB与螺内酯合用真的不合理吗?
1. 醛固酮逃逸现象
在使用ACEI或ARB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血浆醛固酮在短期内下降,但长期治疗后,即使高剂量ACEI或ARB也不能维持其水平,出现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即所谓“醛固酮逃逸”。
一般认为,醛固酮逃逸多发生在使用ACEI 药物3个月以后。ARB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醛固酮逃逸程度比ACEI轻,其出现醛固酮逃逸的时间比ACEI长。
2. 醛固酮逃逸的危害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ACEI和ARB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醛固酮逃逸一旦发生,会极大的抵消ACEI/ARB的治疗获益。
研究证明,醛固酮水平升高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多不利影响。如水钠潴留;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等。这些最终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肾脏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3. 醛固酮逃逸的应对
螺内酯的化学结构类似醛固酮,是竞争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逆转醛固酮逃逸的理想药物。多国心血管病诊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如能在使用ACEI或ARB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进一步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同时众多研究也证明了螺内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的有益作用。
4. ACEI或ARB与螺内酯合用时的用药交待
●交待患者避免服用高钾食物;
●螺内酯可出现男性乳腺增生症,为可逆性,停药后消失;
●使用螺内酯治疗后3d和1w要检测血钾和肾功能,前3个月为每月检测一次,以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如血钾>5.5mmol/L,即应停用或减量;
●当出现腹泻及其他可引起脱水的疾病时,立即就诊。
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药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