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 美国耶鲁大学,一位年轻的中国医生正在打点行装。美丽的哈德逊河,高耸如云的帝国大厦,令人神往的自由女神,都留不住他匆匆的脚步。他胸怀发展祖国烧伤事业的蓝图,谢绝了导师的再三挽留,放弃了留美继续工作的机会,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武汉市第三医院。他就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烧伤科主任——谢卫国。
学海无涯,唯勤是岸
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谢卫国被分配至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开始了他的从医之路。30多年来,为了这一神圣的事业,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30多个春秋,他几乎都是在无影灯下、病人床前、实验室、图书馆度过。为了病人,有多少次从香甜的睡梦中被叫醒,有多少次扔下碗筷饿着肚子去手术室,又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守侯在病人身边,谁也说不清。
80年代的烧伤患者极多,但治疗水平有限,很多患者因烧伤失去了生命,存活的病人也往往遗留疤痕和功能障碍,生活在无比痛苦之中。患者的痛苦给了谢卫国深深的冲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努力,攻克烧伤治疗的难关。怀着对病人的深情和对事业的执着,工作之余,谢卫国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经过发奋苦读,先后考取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得整形外科硕士和手外科博士学位。1995年,他更是远渡重洋,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留学深造,为其在烧伤领域不断超越新的高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国后的谢卫国将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了工作中,他潜心于烧伤科研,积极探索烧伤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烧伤治疗水平不断提升,很快在烧伤界声名鹊起。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皮源不足的难题,谢卫国发明了一种新型手术方法“喷撒法皮粒播植术”,把患者身上残留的一点点好皮肤取下,像播种子一样播在伤口上,让大面积伤口迅速愈合,让无数大面积烧伤患者重获新生。此外,谢卫国在国内率先将显微外科、整形外科等交叉学科的新技术应用于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治疗,不仅缩短了疗程,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功能和外观。2015年,谢卫国带领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团队在国内烧伤界首开先河,利用新兴的3D打印技术,研制了一种有功能的3D打印假手。3D打印手的面世,为广大烧创伤截肢患者带来福音,更是开创了截肢患者康复治疗的一个新时代。
30余年来,谢卫国获国家专利5项,发表专著15部,论文200余篇。由于其突出贡献,谢卫国先后获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黎鏊烧伤医学奖等荣誉。
齐头并进,硕果累累
从美国留学回国后,谢卫国担任了武汉市三医院烧伤科主任。患者的期待、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激发了他巨大的工作热情。他每天忙碌在临床第一线,认真负责地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努力攀登医学高峰,不断刷新烧伤救治的新纪录。
谢卫国带领烧伤科工作人员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学科建设迅速发展。从最初的几张病床、几个医护人员,如今的烧伤科一跃成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湖北省及武汉市重点专学科、湖北省烧伤治疗中心,是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知名烧伤中心。
他在国内率先创立小儿烧伤专科、烧伤重症监护病区及烧伤康复中心,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显微外科治疗、烧伤康复及难愈性创面治疗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烧伤科人攻克了烧伤治疗的多项难题,烧伤死亡率大大下降,烧伤治疗水平迅速上升。持续不断的努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患者的信赖,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武汉市三医院的烧伤科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临床规模最大、国内外知名的烧伤中心。
救死扶伤,崇高使命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职,也是医生的崇高使命。在谢卫国的带领下,烧伤科医护人员攻克了一个个烧伤治疗难题,成功救治了大量疑难危重患者。
2006年5月,7岁的小衡川不幸落入滚烫的潲水锅,全身重度烫伤,面积达100%。面对死神,谢卫国带领烧伤ICU的医护人员,开始了拯救小衡川的行动。小衡川的病情之重前所未见,治疗过程中,并发全身多器官衰竭,呼吸心跳多次停止。经过烧伤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经过五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守护,小衡川痊愈出院,成为迄今为止国内外治疗成功的烧伤面积最大、病情最重的患儿,这次救治被国内外烧伤界誉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多年以来,像这样的例子已多不胜举。鞭炮烧伤的通山四少年,获得英雄母亲称号的化学烧伤孕妇熊莉,恩施山区留守儿童小王丹,全国道德模范好兄弟之父刘盛均,100%皮肤脱落小女孩马婕,先天性皮肤缺损新生儿……每一例高难度患者的救治都是严峻挑战,但在谢卫国的带领下,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医护人员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不断刷新着烧伤治疗的新纪录。
人心普惠,大爱无疆
潜心研究的同时,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无可避免地横亘在谢卫国眼前:诸多患者由于无钱医治不得不终止治疗,鲜活的生命在无奈中逝去,这让谢卫国痛心疾首。
2009年3月,恩施山区留守女孩王丹被火烧伤全身,面积高达70%。因无力救治,在当地治疗了两个月后并发严重全身感染,处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昏迷状态,奄奄一息。了解到王丹的情况后,谢卫国亲赴恩施,通过空运将王丹转到武汉。因王丹全身皮肤大部分已感染坏死,随时面临死亡威胁。他又连夜向欧洲皮库求援,为王丹争取用于移植的捐献人体皮肤。经多方奔走沟通,在多部门的支持下,欧洲皮库无偿提供3000平方厘米 “洋皮肤”顺利抵达武汉,并成功实施移植,实现了我国首次跨国皮肤移植。烧伤科医护人员日夜救治,终于将小王丹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王丹来自恩施山区的贫困家庭,转到武汉时身无分文。谢卫国带领烧伤科的医护人员带头捐款,并主动寻求新闻媒体的帮助,号召各界爱心人士为王丹捐款近50万元。这次成功救治,不仅创造了又一个烧伤医学奇迹,也是一曲全社会爱心凝集的感人之歌!
烧伤患者痊愈后,往往留下程度不同的疤痕和功能障碍,给病人造成难以抹去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很多患者因此而与世隔绝,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了更好的帮助烧伤患者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通过坚持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并最终重返社会,2008年,谢卫国组织热心病友成立了国内首个烧伤患者互助组织——华中烧伤病友会。病友会成立以来,通过网站、QQ群、博客、热线电话、联谊、宣教、户外拓展等形式帮助烧伤患者恢复自信,配合医护人员的康复治疗,受到患者和家属的热烈欢迎。
为了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妇女儿童提供医疗救助,2010年,谢卫国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烧伤妇女儿童专项救治基金——华中烧伤妇女儿童救助基金。基金自启动以来,共资助70余名贫困妇女儿童,为那些因贫困而难以救治的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和爱的温暖。
多年以来,谢卫国在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救治成功患者之时,也以自己的大爱仁心为一个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带来了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