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卿

姜慧卿

姜慧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工作。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河北省消化病实验室主任,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并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常委、消化系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协作组副组长、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消化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等社会职务。是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河北省重点学科跨世纪人才,河北医科大学学术带头人。

姜慧卿三十余年来一直工作在消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他热爱祖国,热爱医学科学事业,有极强的奉献意识和献身精神。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工作努力,锐意进取,不断钻研专业技能,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治学严谨。他热爱医学事业,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医德高尚、技术精湛,视病人如亲人,工作认真细致,被群众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他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注重理论知识的更新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消化系早癌防治和ERCP对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多项消化内镜新技术,如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和早癌切除术、管腔狭窄扩张与支架放置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道取石术、胰腺和胆道狭窄支架置入术、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和经皮经肝穿刺胆系造影等,部分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造福了一方百姓。他经常忘我工作,透支身体健康,无怨无悔地为无数疑难杂症患者解决了疾苦,得到了病患者的赞誉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多次获得表彰。他是一个处处为病员着想的人多年来,他所处的消化内科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作为科室主任,多年来,他辛勤工作,使得学科不断发展。他以身作则,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团结同事,关心老同志,爱护新同事,同时也关心医院的勤杂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科研方面,他刻苦钻研,取得丰硕的成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已完成省级课题 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历时20余年,以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预防和肝纤维化逆转治疗为目标,通过大量体内外实验系统,研究了肝纤维化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在省内外10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提高了河北省消化内科临床水平,促进了多学科发展和相关新药研发,对防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生几率、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带动了肝纤维化防治理论和技术研究,推动了慢性肝病诊治策略的发展。共发表医学论文160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336 (Journal of Hepatology)。主编或参编 《内科学》、《诊断学》和《临床肝病学》等医学专著 16部。多次获得我单位优秀科研人员称号。

他注重教书育人。尽管医疗工作繁忙,科研工作艰辛,但他仍不忘耕耘医学教学这块土壤,多年来他负责完成了包括硕士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全科医学、省继续教育等诸多层次多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他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他白天没有备课时间,只有挑灯夜战。他对研究生非常严格,不但与研究生共同讨论课题,而且还不断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虽然在学业上要求严格,但生活他给予学生无畏不至的关怀,学生为有这样的导师而感到骄傲。他多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其中有些研究生已成为本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主力,同时担任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基于在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得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河北医科大学十佳授课教师。

掌上医讯APP
医生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