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在医生这个备受尊崇的行业里,赵正言教授已经艰苦奋斗了36个年头。在这漫长的36年里,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品行以及丹心仁术精益求精的医术,在业内已经深入人心,接触过赵正言教授的医学界同仁及儿童家长,没有一个人不为他肃然起敬。
赵正言,男,1953年1月7日出生,硕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自1980年4月任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来,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儿科事业。现任中华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生殖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儿童铅中毒防治专家委员会、卫生部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儿童保健学会新生儿筛查学组组长、中华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副组长、国家重点学科儿科学学术带头人、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浙江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残疾人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优生与健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儿童出生缺陷早期筛查与干预技术》负责人与首席科学家、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主编,为中国的儿童健康事业作了杰出的贡献。
一、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从医三十多年来,赵正言医生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儿童医院不仅承担繁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作务,同时还承担全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事件,非典、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传染病袭来时,儿童是最易感人群,儿童一旦怀疑或得了传染病,浙江省内第一想到的就是转送我院,这个时候,赵正言医生总是冲在最前面,精心组织,舍小家顾大家,不知疲倦,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在接获要收治灾区受伤儿童时,为了及时腾出空间安置伤病儿童,他从早上7时一直忙到晚上12时,直到全部受伤儿童安置处理完毕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一天之内竟有数千家长怀抱婴儿赶来医院检查,群情激愤,他一边做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以防出现不测事件,一边组织力量开展诊治工作,长达10余天,工作在一线,由于组织有方,圆满完场任务。他秉着一股镇定睿智的风度和身先士卒的精神,从容而勤勉地指挥着每一场“战役”,亲力亲为奋战在一线,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凝聚了他多少心血!
二、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赵教授曾先后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国际儿童保健中心、加拿大纽芬兰儿童医院、加拿大女王大学等地进修学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成了学科的领军人物,受到了患者的信赖。赵教授自己提高业务水平的同事,不忘培养医学事业接班人,共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91名,可谓桃李满天下。
三、热爱儿童保健事业,支持学科发展。赵正言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儿童保健专家,长期从事儿童保健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为浙江省儿童保健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可谓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他将一个仅仅进行体检,打预防针为主的医院儿童保健部建设成为集儿童营养、遗传诊断、儿童心理、认知与行为发育、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亚专业为一体的省医学重点学科。上乘医者在于防患于未然,每当看到自己的医院里病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就陷入深深的担忧中;他想如果我们把预防工作做好,把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好,也就能减少孩子生病。在省卫生厅妇幼处的领导下,他经常深入农村、山区、海岛指导妇幼保健院的工作,亲自培训指导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推广妇幼保健实用技术,他站在儿童保健学的研究前沿,跟踪国际儿童保健专业的研究热点,曾多次主持全省大样本量,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国内外创新的成果。为降低这些病症的发病率作了很大贡献。从1991年开始,他带领的团队在全省24个县市建立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体系,目前已是本省获取儿童生存资料的重要来源,首次掌握了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的死亡率、死亡原因、死亡治疗情况与死亡地点。他亲自去自然村、镇、街道、海岛进行漏报调查,督导基层工作。研究成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了大量的依据,18年前,是他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在全省新生儿中开展先天性甲低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工作。他亲自担任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做大量艰苦细致的三级筛查网络建设工作,并与全省1276家接生单位建立协作关系,亲自编写教材、培训筛查管理人员和采血人员、质控人员等,亲自下基层解决业务上的问题,不厌其烦接受家长咨询。在中国率先创建了以省为集中筛查单位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截止14年,已累计筛查新生儿760万例,全省筛查率已达98.7%,为全国领先,共筛查出患儿5000多例,经过精心治疗,使5000多位患儿身心发育与健康同龄儿童一样,免除了严重障碍的发生,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也使5000多户家庭获得了快乐与幸福,为浙江省出生缺陷的下降,为建设健康浙江、和谐浙江作出了贡献!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基于一个医生的仁心,一片悲天悯人的胸怀,一份造福世人的使命,所以不管过程多么繁杂琐碎、多么困难重重,赵正言医生不仅坚持下来,而且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并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国医学基金会“杨崇瑞”妇幼卫生优秀工作者,宋庆龄儿科医学奖。近10年来,他带领一批批同事与研究生,走遍了十一个地市及二十余个县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儿童福利院,每当在特殊教育学校看到这些傻乎乎的孩子及稚嫩的面庞和呆滞的眼神,心里会很难过。特别是很多这样的孩子,目前都无法明确诊断,感到责任重任,他为他们体检,为他们指导。
四、积极投身医学科研工作,带动学科发展。曾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973项目、国家11.5重大支撑项目、国家12.5重大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部、省十一五重大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宋庆龄儿科医学奖1项,省医学科技创新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收录83篇,主编、副主编书籍10部,专利13项。
多年的付出终有收获,赵教授曾先后被评为首届“感动浙江卫生”十大人物,卫生部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全国医药卫生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大医精诚论》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赵正言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医生,平凡而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