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辉,女,中共党员,湖南省娄底市人,1963年2月出生于邵阳市。2001年中南大学儿科学博士毕业,2004年10月从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领导的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作为肾脏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被引进入湖南省儿童医院工作。现任医院肾内科主任,湖南省儿科医学研究所肾脏病研究室主任, 南华大学儿科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湖南省儿科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儿科学会肾脏专业学组委员,中国儿科医师协会肾脏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等多种学术团体兼职。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10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7篇SCI收录,1篇被中华儿科杂志评为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奖。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湖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3次。获湖南省白求恩奖(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湖南省先进工作者(2012年)、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2012年)、湖南省五一先锋(2011年)、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儿童医院首席专家,2009年~2014年连续5年获医院“十佳科技能手”称号,2006年~2015年连续10年被评为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2012年被评为医院优秀专家。李志辉所带领的肾内科多次受到医院和上级部门的表彰,多次被评为医院的先进集体,2011年获湖南省卫生厅“芙蓉标兵岗”称号,2012年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一、努力拼搏,创医院肾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2004年年底,李志辉同志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工作,当时的医院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小儿肾脏专业基本上是一块空白,医院没有肾内科。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5月,李志辉同志挑起了肾内科主任、儿童肾脏病研究室主任的重担。她以身作责,吃苦耐劳,以科室为家,带领科内的同志们奋力拼搏向上。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开设了肾脏专科门诊、肾脏专科病房、肾脏专科实验室。肾内科建科后,科室的业绩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从“无”到“有”、“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肾内科多次被评为医院的明星科室和先进集体,2011年获厅级“芙蓉标兵岗”称号,2012年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领科室员工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实现完成了医院多项诊疗技术零的突破。2005年1月完成医院第1例儿童肾活检,如今累计达到6000余例;率先开展医院的肝活检术;2005年9月成功为一名难治性紫癜性肾炎儿童进行肾脏脂肪囊内注药;2007年建立湖南省第一个儿童尿动力分析室,开始了儿童排尿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2009年开展免疫吸附技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脏疾病等新技术、新项目。近年来获得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奖,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二、勇于创新,攀登科研高峰
作为一名受党和国家多年培养的儿科医师、儿科临床科研工作者,李志辉同志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下,对于儿童肾脏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一刻也没有放松过。近年来,她主持10项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7篇SCI收录,1篇被中华儿科杂志评为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奖。获得5项科研成果奖,其中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湖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3项。
三、为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鞠躬尽力
作为学科带头人,李志辉同志对学科建设及人才梯队的培养没有丝毫的放松。肾内科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奖,拥有10余项科研课题,多次在全国的学术舞台上展示风采,肾内科的整体团队在李志辉同志的感召和带领下,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科室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储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2年被评为医院一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综合评定名列前茅。由于李志辉同志的努力,除了她本人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5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以外,她所带领和指导的科室其他同志获得三等奖3项,优胜奖4项。先进集体、先进党员、先进工作者也被她和她的优秀团队悉数收入囊中。
2011年南华大学儿科学院成立,李志辉被任命为内科教研室主任。一切从零开始,从教学大纲、实习大纲、考试大纲的编制到师资力量的培养,卫生部视听教材的申报和编写等,她已记不清熬过了多少个夜晚,耗费了多少心血。她所带领的教学团队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小儿内科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学校的好评。在儿科学院的理论课教学比赛及南华大学多媒体课件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李志辉同志被多次评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她所培养、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论文一等奖、湖南省优秀研究生等教学成果。
四、顽强拼搏,把工作当成治病良药
在同事们的眼中,李志辉充满活力,“象发动机一样不知疲倦”。然而2008年,她被查出患了恶性肿瘤。手术的当天,她还在病房里查房、忙碌。术后第三天,李志辉担心肾脏病理诊断把不了关,就让同事把显微镜搬到了她住的病房,强忍着伤口的疼痛对肾活检病理切片进行病理阅片,指导工作。
手术后伤口刚拆完线就来到病房查房,出现在患者的病床旁。为了不影响工作,李志辉特地把化疗时间定在周六与周日。在化疗期间,她没有请一天病假,白细胞低于1000时依旧是戴着三层口罩正常上班。每天查房,每周两次门诊,每次门诊接待都不下于40个病人。当时,她的化疗反应很重,动一下就想吐,几乎不能进食,平时从家里走到单位只要6分钟,当时却要花30分钟。很多同事和病人家属看着她难受的模样,都流下了眼泪。她反过来安慰她们:“工作就是治病最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