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证据表明,在婴儿1岁前暴露于某些过敏原(如尘螨和猫皮屑),可以防止一些过敏,这被称为“卫生学假说”。观察也发现农村的婴儿往往比从小在城市里长大起来的孩子更少过敏。
虽然科学研究表明,童年期暴露于微生物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的免疫系统,但没有证据表明我们需要暴露于有害病菌或受感染。也没有证据表明洗手和食物卫生等措施会增加过敏的风险。
遵守基本卫生习惯也并不意味着你要对整个屋子进行杀菌,因为过度清洁可能会增加过敏的风险。
保持手部清洁是避免生病和传播病菌给别人的最重要步骤之一,许多疾病都是因为没用肥皂和清洁而流动的水洗手而传播的。
不安全的食品与每年约200万人的死亡有关,其中多数是儿童。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的食品可导致从腹泻到癌症等200多种疾病。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经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后会导致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病原体可造成严重腹泻或削弱体力的感染,包括脑膜炎。
人或动物的粪便也是一些细菌的重要来源,这些细菌可以传播一些呼吸道感染,这些细菌可以在上厕所或换尿布后通过不明显的方式沾到手上。一克人的粪便就可以包含多达一万亿个细菌。
人们经常无意识地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细菌可以通过眼睛、鼻子、嘴巴进入体内使我们生病。手上的细菌也可以进入食品和饮料中。细菌可以通过扶手、桌面、或玩具传播给其他人。
全世界每年有22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和肺炎,这是全世界幼儿最大的两个杀手。用肥皂和水洗手就可以防止约三分之一幼儿得腹泻和防止几乎六分之一幼儿得肺炎之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很多人只用水来洗手,但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来洗手能更有效地去除细菌。在学校里教育学生们勤洗手可以减少因病缺席率。
教育孩子在下面情况应该洗手:
1、吃东西前
2、上厕所后
3、触摸垃圾或脏东西后
4、触摸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排泄物后
5、接触宠物食品或宠物零食后
大人在下列情况也要洗手:
1、准备食物之前和之后
2、照顾病人之前或之后
3、处理伤口之前或之后
4、换尿布或帮孩子清洁pp后
查看原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