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世界那么大,五一出游别把疟疾带回家

时间:2015-05-01 作者:


“目前是疟疾的高发季节,而越南、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是疟疾流行地区,由于疟疾的传播媒介为蚊虫,去这些国家旅游时,
,尤要注意预防一种疾病———疟疾


425日是世界疟疾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

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负责人邹洋副主任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是疟疾的高发季节,而越南、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是疟疾流行地区,由于疟疾的传播媒介为蚊虫,去这些国家旅游时,尤其在农村、山区、野外格外要注意防蚊虫叮咬,以免感染上疟疾。



疟疾的潜伏期可长达25天


疟疾,是由蚊虫传播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是热带病中的头号杀手,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而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发地区。


1.一般症状 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

(2)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h,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8℃。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h,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5)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间歇期而言,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48h,间日疟和卵形疟约为48h,三日疟为72h。

  据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疟疾疫情持续下降,疟疾报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2014年境外输入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总数的98%,可见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已迫在眉睫。

  目前,疟疾分为五种类型: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诺氏疟原虫。恶性疟最常见,临床症状严重,致死率也最高。邹洋说,“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是疟疾自然传播的主要媒介。而疟疾的潜伏期短的为7天,长的可达25天,所以很多出国务工,旅游的人员都是在潜伏期内回国,在国内发病,造成输入性疟疾病例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控制难度增加。


出现高烧症状须及时就诊


疟疾在潜伏期刚开始发病时会出现像感冒一样的症状,浑身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有的会出现发冷,高烧症状。发冷时浑身哆嗦,恨不得盖几层棉被,发热时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若患者发作几次仍不到医院就诊检查,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和脾肿大,有些重症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病例,病情急,非常凶险,在发病后610天可出现昏迷,脏器损伤可达五个以上,致死率明显增加。因此若回国后发热一两天之内,按感冒治疗效果不见好转,就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万万不可大意。邹洋说。

  疟疾发病如此凶险,它是可以治疗的吗?对此,邹洋表示:目前青蒿素治疗效果很好,因为它是纯中药制剂,在治疗上药物性肝肾损伤的概率都很低。但是近年来,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均发现疟疾对青蒿素出现抗药性。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复方制剂,两种药合并起来一起用,可有效降低或避免单一用药后出现的耐药性。


屋内低温也可防蚊虫叮咬


 据悉,对付疟疾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因此,自我防护是预防疟疾的主要手段,关键是不被蚊子叮咬。邹洋说,按蚊多在夜间活动,因此外出时须穿上长袖长裤;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驱蚊水或者药膏;尽量在有空调或蚊屏的室内休息,空调可调至16度,低温会减少蚊子的活动量。尽量减少夜晚的室外活动。


  





( 登录 后评论送积分,积分详情请登录 掌上医讯移动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