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症。眩晕症状常因头部旋转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改变位置又迅速好转。一般是头转向健侧时发生眩晕,病变在对侧。严重者有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
早在《灵枢·口问篇》有“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的记载; 《灵枢·卫气篇》则提出“上虚则眩”的理论。 而后世医家张介宾在《眩晕论》中不但提出“无虚不作眩”的理论,并着重指出“上虚则眩”。这和现代医学脑循环缺血的机理是一致的。
筋聚 当颈部遭受外伤、积累性劳损、风寒湿邪,或长期精神紧张等,颈部经筋受损,筋脉紧张拘挛。
血虚 筋聚日久,经脉失于疏泄,经气郁滞,气血循环不畅,脑髓空虚发为眩晕。
颈部理筋 颈椎病基本手法包括揉项韧带、滚肩背法、 按揉颈肌、指揉肩胛、重点按枕骨下缘、 滚按肩筋等松解肌肉痉挛,缓解头颈部血液供给。
对眩晕患者行颈部手法时,不宜大幅度的旋转及做过快的旋转动作,慎用旋转复位扳法,以免因旋转而使受压的椎动脉产生扭曲、闭塞,患者急性缺血出现猝倒。
当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时,推拿操作必须做到不能晃动患者,尤其是对风池穴进行按摩时(即解剖上所指的枕下三角区,乳突、第二颈椎横突、寰枢椎位置)。椎动脉的6个生理弯曲都在这个区域,3个生理弯曲在寰枢关节,3个生理弯曲在寰枕关节。当对寰枕段进行推拿按摩时注意先按揉肩背部肌肉之后,待肩背部肌肉放松,患者稍微放松后,再按颈部,效果较佳。此即为先静后动,先轻后重。
当椎动脉或颈动脉有附壁血栓、硬化或炎性增生的时候,容易发生血运障碍而产生供血不足症状。因此,对有脑血管病史或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颈椎病患者做颈部旋转扳法时需谨慎,同时理筋手法亦要避免触及大血管部位,以免引起血栓栓子脱落导致脑卒中发生。
对于怀疑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颈椎超声检查,通过读片知道动脉有没有粥样硬化斑块。对于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需要在病历中注明不宜采用搬法操作,避免触及颈椎横突前方的颈总动脉。当按压颈总动脉时,血流部分阻断,血栓松动,较容易脱落。虽然并非时常发生,但须谨慎对待。
该患者在手法治疗后眩晕改善,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眼底缺血,仍存在视力下降。
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当一侧椎动脉变异畸形而管腔过细,甚至后天闭塞,就不能在对侧椎动脉扭曲或狭窄而发生椎动脉供血不足时进行代偿,这样就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引起顽固性眩晕。一般右侧椎动脉的变异远比左侧多见。
病例2 患者,女,55岁,颈肩背痛、眩晕、头沉、视物模糊2个月就诊。颈动脉及椎动脉B超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右侧颈内动脉起始端斑块0.71×0.21 cm,血流充盈缺损;右侧椎动脉颅外段内径0.37cm,Vmax为45.2 cm/s,结构清晰,血流充盈好;左侧椎动脉未探及(发育异常不除外)。颈部血管MRI示左侧椎动脉未显示,椎动脉闭塞可能。
查看原文 赞 0
点击进入>>
Copyright © 2013 - 2015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