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 海姆立克: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话说二战期间,有一位年轻的美国海军外科医生名叫亨利· 海姆立克,在1945年来到中国战场,被分配到一个秘密小分队,来到战后的戈壁滩上和中国游击队的战士们一起工作。
战后,他回国继续从医,在美国泽维尔大学临床医学院工作。
1972年一个宁静的周日,他正在家里看《纽约时报》时,读到一篇令人吃惊的文章,文章中说美国死亡人数排列第6的意外事故是异物误入气管造成的窒息,每年有3000人因此死亡。
他赶紧查看急救手册上关于窒息抢救的建议,发现造成这一悲惨结果的原因竟是抢救手法上的错误。书上的建议是“用手掌猛击后背,再用手指抠喉咙”。他是专门研究食道和吞咽的外科医生,他明白那样只会使异物在气管里越陷越深。于是他决定帮助人们改正这一错误的做法,并寻求一种实用可靠的急救手法。
经过反复实验,他找到了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救人者站在病人身后,两手抱住病人腰部,用手对腹部进行快速冲击,重复这一动作,直到异物从气管中排出。
在对这一急救法进行测试后,他给《芝加哥每日新闻》的编辑施耐德寄去了说明报告。这个结果一经公布,全美上百家报纸便进行了转载。
News article helps prevent a choking death
A Hood Canal woman is alive today because of an article in some Sunday editions of The Seattle Times. . . Isaac Piha . . . said he read the article twice Saturday night . . . while in his cabin on Hood Canal. It told of Dr. Heimlich's method of forcing a piece of food out of the windpipe.
Piha . . a retired restaurateur, . . . was interested . . . because of the number of instances patrons have choked to death on pieces of meat. . . . Piha . . and members of his family were enjoying a Father's Day gathering Sunday afternoon when Edward Bogachus ran from his nearby cabin calling for help for his wife, Irene. Piha, his son, David, 26, and his niece, Diane Rood, 20, ran to the Bogachus cabin and found Mrs. Bogachus slumped at the dinner table and beginning to turn blue. "I thought about heart attack and about that article in The Times while I was running to the cabin." Piha said. "When I saw that they'd been eating dinner, I knew it was food lodged in her throat . .." (Seattle Times)
一星期后,一位内科医生寄给海姆立克医生一份《西雅图时报》,报纸的的头版的醒目位置报道了一位老先生救活了被鸡肉卡住的奄奄一息的邻居。而他用的正是从施耐德的专栏上学到的方法。这是我的技术救活的第一个生命!
更多的报道开始从全国各地涌来。令人高兴的是:救人者常常是没接受过正规急救培训的人。这是一种普通人也能掌握的救命术!
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杂志》以他的姓氏将这一技术命名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尽管如此,美国红十字会有关人士仍旧坚持认为,必须先敲击背部,然后再进行腹部挤压。他明白这是非常致命的操作,特别是他们对挤压的位置规定不清,更容易误伤病人的内脏。看来推广正确的急救法,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好在人们逐渐熟悉了这一技术。
1985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称为“最佳急救法”。从此之后,“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了全世界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标准方法。
从1975年至今,他发明的急救法至少救活了千万条生命。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 柯赫,还有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
《世界名人录》称他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单而卓有成效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 Maneuver)也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海姆立克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
视频: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征象
病人被食物和异物卡喉后将会用一手放到喉部,此即“海姆立克”征象。此时可以询问病人:“你卡了吗?”如病人点头 表示“是的”,即立刻施行海姆立克手法抢救。
但无这一苦恼征象,则应观察以下征象:病人不能说话或呼吸;面、唇青紫;失去知觉。
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版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上和脐上的腹部。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4.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版:当自己孤立无援时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 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 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 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儿童版:可采用拍背法
对于儿童,一是可以采取成人急救的方法,二是可以采用拍背法,就是背抱孩子,一手托住腹部,另一手用空掌心在肩胛骨中间用力拍打,直到异物被吐出。
婴儿版:应用于婴儿
拍背法 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压胸法 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无意识病人版:患者躺在地上不省人事时
使病人仰平卧,抢救者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用你的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脐上的腹部,用你的身体重量,快速冲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注意事项
海姆立克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并发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预防进食时避免食物和异物卡喉,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将食物切成细块。②充分咀嚼。③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④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在口中。有以下情况者,进食时应格外注意①:有假牙者。②饮酒后进食者。
“生命的拥抱”
在《人在囧途》这部电影中,王宝强就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的让一位老太太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枣核,挽救了老人的性命。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医学信使更多精彩可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