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100度

时间:2015-11-30 作者:成运芬

和晓美打过交道的人都感受过她那热辣而炽烈的情绪,她像一团呼呼燃烧着的火焰,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形成一股热气流,在病区,她就像赤道的阳光一年四季永远带给病人和同事一种持久的热度。


晓美能说会道,嘴快嘴甜,见到人,一声亲热的称呼,就会让人心头一热。病房里,晓美总是对着病人“爷爷”、“奶奶”、“大哥”、“大姐”……不停地喊着,到了病房,晓美就像是上了舞台,就像在上场演戏,而她的戏总是带着一份热情,一份谐趣,这种热情和谐趣如果说是演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她内心深处珍视生命情感 的真实演绎;她那煞有介事的表情、夸张而又真诚的热情常常逗得病人开怀大笑。许多病人都会对忙碌着的晓美说:“孙护师,你打完针,能不能到我病房坐坐,我们只要听你跟我们讲讲话”,“孙护师,你要不来就是看不起我们吆”……


病人很多时候是要哄的,孙晓美自然有一套哄病人的高招,时常还会拍着胸脯“吹吹牛”。一位六十多岁消化道多次出血的病人需要插三腔管压迫止血,可病人不能承受插管时的痛苦,要拔掉刚刚插入的牵引,并用笔在纸上写下一个“死”字,晓美见状立即就哄开了:“师傅,你千万不要害怕,你是我见到的最勇敢的病人,你要听话,这是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你是最明理的人,你知道你的生命虽然是你自己的,但也是属于你的家人的,你现在承受的只是一时的痛苦,但是不治疗,你将给家人带来永久的痛苦……”一番话直说得老人含泪点头。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因不满一位实习护士给她打针,吵着嚷着要出院,晓美立即赶来问长问短,老太太仍然气咻咻地对身边的女儿说:“不要跟她罗嗦!”晓美丝毫也不介意,继续耐心地问她挂什么水,吃什么药,渐渐地,老太太的脸色柔和起来;晓美一看来劲了,就一边哄一边拍起了胸脯:“奶奶,让我来给你打针,你放心,我是最优秀的,技术最过硬的。我知道你的痛苦,痛在你的身上,就是痛在我的心里……”晓美的话把老太太逗乐了,笑着说:“你这人说话真有意思。”打完针,老太太又对晓美招呼道:“明天你还来给我打针吆!”


其实,“哄”和“吹”只是晓美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一种方式,她知道让病人战胜自己颓丧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诊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有多重要。说吹牛,其实一点也不吹牛,晓美是靠她过硬的本领、一流的技术让病人信服的,“吹牛”只是为了稳定病人情绪、调节病房气氛,她要逗病人开心,她要给病人传递一种温情和定力。    


来消化科住院的病人很多都是大出血病人,医生在给刚入院的病人诊断时,晓美就会守在病人旁边,握住病人的手,轻声安慰他们:有我在这,不要害怕!她总是怕病人看到自己吐出的血增加心理压力,便及时地去清理病人吐出、便出的血,常常是不停地擦洗,不停地换床单,虽然又脏又累,可她一点也不懈怠,她的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患者的感受。  


似乎永远没有情绪的变化,不管是什么时候,也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同事,晓美的热度永远处在沸点上,她那饱满的情绪、热情的话语总能让患者精神为之一振,给他们带去阵阵欢乐。





( 登录 后评论送积分,积分详情请登录 掌上医讯移动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