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α1

英文名:Thymosin Alpha1
药理作用
本品是化学合成的乙酰化多酞,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08。本品有促使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T细胞成熟作用,增加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例如干扰素-Ω、干扰素-γ、白介素-2和白介素-3的分泌和增加T细胞上的淋巴因子受体的水平。它同时通过对T4辅助细胞的激活作用来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的淋巴细胞反应。胸腺肽Ω1可能影响NK前体细胞的募集,该前体细胞在暴露于干扰素后变得更有细胞毒性。在活体内,胸腺肽Ω1能增强经刀豆球蛋白A激活后的小鼠淋巴细胞增加分泌白介素-2和增加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作用。
药动力学
本品皮下注射吸收良好。单次皮下注射1.6mg,1.67h达血药浓度峰值,约为37.51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为152.15ng·h/ml。皮下注射900δg/m2约1h后,血药浓度峰值为25v30δg/ml,峰浓度约持续2h,18h内可回复到基础水平。本品反复给药无蓄积现象,每周2次,连续注射15周后,胸腺肽Ωl的血浆基础值很轻微地增加。约60%药物经肾随尿液排出,半衰期约为1.65h。
适应症
1.慢性乙型肝炎:用来治疗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患者的肝病有代偿性和有乙肝病毒复制(血清HBV-DNA阳性),以及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最少6个月且有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本品与干扰素-α联用时可能比单用本品或单用干扰素具有更高的应答率。
    2.作为免疫损害病患者的免疫增强剂: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者,包括接受慢性血液透析者和老年病患者,本品可增强患者对病毒性疫苗(如流感疫苗或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禁忌症
1.禁用于对本品及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
    2.本品治疗是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正在进行免疫抑制疗法的患者(例如器官移植受者)禁用,除非治疗带来的好处明显大于危险。
不良反应
一般耐受性良好。偶见注射处有灼热感、高热、恶心。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本品治疗时,可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短暂上升到基础值的两倍(ALT波动)以上,当ALT波动发生时本品通常继续使用,除非有肝衰竭的症状和预兆出现。
注意事项
1.目前还不知道本品是否对胚胎有伤害,或是能影响生育能力,故本品只能在十分必要时才给予孕妇使用。还不知道本品是否经人乳排泄,因为很多药物均经人乳排出,故哺乳期妇女慎用。对其他胸腺激素过敏者慎用。正在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慎用。
    2.为避免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前或停药后再次注射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皮试。
    3.用药前每瓶(1.6mg)以1ml注射用水溶解后立即皮下注射,不应做肌注或静注。
    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期间若出现血清ALT水平波动,通常应继续使用,除非出现肝衰竭的征兆。
    5.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时,治疗期间定期评估肝功能,包括血清ALT、白蛋白和胆红素。治疗完毕后应检测HBeAg、HBsAg、HBV-DNA和ALT酶,且应在治疗完毕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检测。
    6.18岁以下患者,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7.贮存于2v8?。
用法用量
慢性乙型肝炎:皮下注射,推荐剂量为1.6mg,每周2次,每次大约相隔3v4天。治疗应连续6个月(52针),其间不得中断。假如本品是与干扰素-Ω联合使用,应参考干扰素-Ω处方资料内的剂量和注意事项,在联合应用的临床经验上,当两药物在同一日使用时,一般在早上给予本品而在晚上给予干扰素。作为免疫损害病患者的疫苗增强剂:皮下注射,推荐剂量为1.6mg,每周2次,每次相隔3v4天,疗程应持续4周(共8针),第1针应在疫苗后马上给予。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或透析患者的免疫增强药,用于增强疫苗的免疫应答。
    ①乙型肝炎疫苗,在每次疫苗接种后皮下注射本品5次(每次0.9mg/m2,每周2次)。
    ②流行性感冒疫苗,在疫苗接种后皮下注射本品8次(每次0.9mg/m2,每周2次)。耉年人剂量:作为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免疫应答增强药,耉年人每次0.9mg/m2,每周2次,皮下注射8v10次(4v5周)。首剂应在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立即给予。77岁以上患者的反应最佳。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给药时应谨慎。
    2.不应与任何其他药物混合作注射用。
    3.本品与干扰素-Ω联合使用,可增强免疫应答。
相关疾病
|  烧伤感染  |流行性感冒   |乙型病毒性肝炎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