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炒号乱象 还需重拳出击

时间:2013-09-26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梁剑芳
30 元的专家特诊号被炒到2000 元,原价7 元、9 元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号被炒到300 元、500 元,就连不限号的4 元普通号,居然也被炒到50元。面对时下的炒号乱象,不仅普通市民感到震惊,就连医生们也甚是诧异。
毫无疑问,优质医疗资源的绝对和相对不足,是“炒号”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超过200 万名,每千人口约有1.5 名医生,但拥有大学本科教育水平的只约占1/3,有医学博士教育水平则不到1%。如果按医学博士标准来,我国的医生人口比甚至只有印度的1/40,属于所谓的绝对不足。而在广州这个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资源不仅需要应对广州这个特大城市的人口需求,而且还要兼顾广东全省乃至周边数省群众的需求,此谓相对不足。
而缺乏有效的打击和震慑,则是炒号猖獗的重要原因。“黄牛”天天来,医院方面也知道他们是谁,可就是挡不住、赶不走、抓不了……为何?因为“我们发现‘黄牛’炒号,即使抓住了也只能送派出所,第二天他们就被放出来,重操旧业,更加肆无忌惮!”
医疗资源的短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医生的成长,医疗机构的建设,都需要时间来积累。当下能够有所作为的,自然是对“号贩子”出手。
在军事上,有一句名言: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对于“号贩子”趁人之危在医院里炒号这种典型的“投机倒把”行径, 仅仅到派出所里“ 过堂”,明显力度不够,政府有必要重拳出击,从破坏社会秩序而不是单单从涉案的经济额度着眼,潜下心来收集证据,抓一伙,判一批,罚干净,拳拳到肉,杀鸡儆猴,才能把这股给患者雪上加霜的炒号妖风刹住。



( 登录 后评论送积分,积分详情请登录 掌上医讯移动端 )